题张国纲理问塞河诗卷
导河积石尧解忧,滔天之水成安流。何年决齧半南土,清淮怒卷黄云愁。
宣房既筑汉歌喜,越巫抱璧神光起。害除梁楚二渠成,海溢西南九河死。
后来群策知谁贤,何人捧土能防川。彭城楼堞照黄土,河平堰石愁金天。
吾皇放勋超万古,泽世馀功平水土。睢阳塞决付贤侯,解变狂澜作安堵。
于今此功宁复有,从容小试经纶手。千年遗爱在邦民,春风吹水浓如酒。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治理黄河水患为主题,通过古今对比歌颂了治水英雄的功绩。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用大禹治水的典故开篇,说大禹凿开积石山疏导黄河,解除了尧帝的忧虑,让滔天洪水变得温顺。但不知何时黄河又决堤,淹没了南方土地,清澈的淮河也被黄河浊浪染成愁云般的黄色。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列举历史上治水的成败案例:汉武帝筑宣房宫治水成功,越国巫师用宝玉祭祀见效,但梁楚地区的治水工程完成后,其他河道却干涸了。后人都想方设法治水,但谁能真正防住洪水呢?彭城的城墙被黄河泥沙覆盖,治水的堰坝让老天都发愁。
第三部分(后八句)转到当下,赞美当今皇帝功绩超越上古,把治理睢阳决口的重任交给贤臣。这位治水能人从容施展才能,将汹涌洪水变成平静河道。这样的治水功绩实在难得,春风中,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就像醉酒般沉醉。
全诗用通俗的比喻(如"黄云愁""浓如酒")和具体事例,让读者感受到治水的艰难和功绩的伟大。最打动人的是结尾:把百姓对治水功臣的感激,比作春风吹拂下醉人的美酒,这个生动的比喻让冰冷的治水工程有了温暖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