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四

母侧儿不来(叶),儿悲无已时。
升高望母居,路远莫见之。
浮云暗邦国,远树含悲飔。
白日忽西昃,景在桑榆期。
顾瞻起长叹,吞声泪涟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

开头两句直白地表达了儿子无法回到母亲身边的遗憾和持续的悲伤。"母侧儿不来"用简单五个字就勾勒出母子分离的画面。

中间四句通过自然景物烘托悲伤情绪:儿子登高远望母亲所在的方向,却被遥远的路途阻挡视线;浮云遮蔽了故乡,风中摇摆的树木仿佛也在哭泣。这些景物描写巧妙地将人物内心情感外化。

"白日忽西昃"两句用夕阳西下、暮色将至的景象,暗示人生已到晚年,更增添了相见无期的惆怅。

最后两句直接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儿子长久地凝视远方,最终只能化作一声叹息,强忍泪水却还是泪流不止。这个特写镜头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孝子的悲痛。

全诗语言朴素却情感浓烈,通过空间距离(路远)、时间流逝(日暮)、自然景物(浮云、远树)等多重意象的叠加,层层递进地表现了孝子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诗中"望而不见"的视角和"欲见不能"的矛盾心理,特别能引发游子思亲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