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夫月夜归舟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之美和自由洒脱的情怀。
前两句"鼓枻归骈来,蓑风鸣策策"写渔夫划船归来:船桨轻摇,小船并排靠岸,蓑衣在风中沙沙作响。这里用"鼓枻"(划桨)和"鸣策策"(拟声词)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桨声和风声,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明月倾我壶,沧浪天一碧"更富诗意:皎洁的月光像美酒般倾泻而下,整个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碧蓝的江水。诗人把月光比作壶中倾泻的酒,既新颖又浪漫,而"沧浪天一碧"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动静结合 - 划船、风声是动,月光、碧波是静 2. 感官丰富 - 有声音(桨声、风声),有视觉(月光、碧波) 3. 意境开阔 - 从近处的渔船到无边的水天,空间感很强
诗人通过渔夫夜归的小场景,表达了融入自然、物我两忘的闲适心境。没有刻意说理,却让读者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中国传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所在。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