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分韵得可字

少年观书如观火,偏傍点画推细琐。
年老双目渐昏眊,睻目空花飞朵朵。
临池未写意已疲,展卷欲诵眉先锁。
叆叇何物乃尔神,能使精力还故我。
两片轻冰彻底明,满轮蟾影凌虚堕。
鲁鱼豕亥辨毫釐,大似燃犀走轻舸。
朝朝铅椠那辞劳,夜夜校仇犹自果。
我笑杜陵对佳节,看花常愁雾中坐。
又笑东坡观细字,向龙乞水计何左。
至宝无由持赠之,若令一见应许可。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老年人戴眼镜前后的生活对比,展现了眼镜对读书人的重要性。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戴眼镜前的苦恼(前六句)
诗人年轻时看书像看火一样清楚,连偏旁笔画都看得清清楚楚。但老了以后眼睛昏花,看东西像有飞蛾在眼前飘。还没写字就觉得累,刚打开书就皱眉头——生动描写了老花眼的痛苦。

2. 戴眼镜后的神奇变化(中间八句)
诗人用"两片轻冰"形容眼镜片,戴上后就像月亮照亮黑暗,看字像用火把照船一样清楚。从此每天读书校对都不觉得累,反而乐在其中。这里用"燃犀"典故(古人用犀角火把照水怪),比喻眼镜让人重获清晰视力。

3. 调侃古人(后六句)
诗人调皮地说:杜甫重阳节赏花时要是戴眼镜,就不用抱怨雾里看花了;苏轼也不用找龙王爷要神水治眼,直接戴眼镜多方便!最后幽默表示,可惜没法把眼镜送给古人,不然他们一定会点赞。

全诗妙在:
- 用"轻冰""蟾影"等优美比喻形容眼镜
- 通过杜甫、苏轼的典故制造幽默反差
- 把普通的老花镜写得像宝物一样神奇
- 语言通俗却充满文人趣味

本质上是在说:科技发明(眼镜)给文人生活带来的便利,比求神拜佛实在多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