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送侄子回乡探亲的场景,充满了亲情温暖与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侄子乘船千里回到濮阳,看到叔叔(黄堂指官员)已两鬓斑白,暗示时光流逝。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亲情与乡愁:竹林风月的美景让人留恋,但家乡父母(椿府指父母)的关怀更让人魂牵梦萦;路上鸟鸣为客人助兴,沿途山色激发诗兴。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调侃说知道当官的没什么贵重礼物,但侄子带回了最珍贵的"清风"——既指旅途中的清风,更暗喻清廉的官风和纯洁的心灵。这种将无形品德比作可携带之物的写法,既幽默又深刻,展现了中国人重视精神传承的价值观。
全诗用旅途见闻串联起亲情、为官之道和自然之美,语言清新如画,情感真挚动人。特别是最后"清风"的比喻,把抽象的道德品质写得可亲可感,是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