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归幽栖

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
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
涧急禽声少,松摇月影低。
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老友久别重逢后一起归隐山林的场景,充满宁静淡泊的意境。

前两句"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像天上的星辰一样分离很久,想念你的心情都快让我恍惚了。这里用"霄汉"比喻分离之远,用"思欲迷"生动表现了思念之深。

中间四句是重逢后的画面:"相逢春草外"是说在长满春草的山野意外相遇;"归隐石房西"指一起回到西边的石屋隐居;"涧急禽声少"写山涧水流湍急,鸟叫声稀少;"松摇月影低"描绘松树摇曳,月光投下低矮的影子。这些画面组合起来,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幽寂静的山居环境。

最后两句"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最有意思:你以为山里夜晚很安静吧?可听到猿猴啼叫还是会心里发毛。这里用"怯"字巧妙表现了隐居生活并非完全安逸,也有让人心惊的时刻,反而让整个画面更真实生动。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电影:先是一个思念的慢镜头,然后是山野重逢的惊喜画面,接着用山涧、松树、月光布置出一个世外桃源的场景,最后用猿啼声打破宁静,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既美好又带着野性。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高兴"或"这里真安静",但通过这些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山居生活的独特韵味。

释斯植

释斯植,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祐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