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口子英韵

凭陵漫诩布三悬,鸡肋难当石勒拳。
故垒荒芜嗟覆辙(余佐蒋提军戎幕二年),殊方重晤亦前缘(戊冬晤于偏场之兰若)。
四年浪迹抛驹隙,万里乡书倩雁传。
独有客怀犹跌宕,秋心不减杜樊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战争、命运和乡愁的感慨。

前两句用历史典故开篇:第一句说"别吹嘘自己像布阵打仗的军事家",第二句用"鸡肋"典故(出自三国,比喻无价值却舍不得丢弃的东西)自嘲"我这人就像鸡肋,连石勒(历史上凶悍的军阀)的拳头都挡不住"。这里透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三四句转入回忆:第三句提到"我曾给蒋将军当过两年参谋,如今战场只剩荒芜废墟",第四句写"没想到在偏远寺庙又遇见故人",表达世事无常的唏嘘。

五六句写时间飞逝:四年像快马闪过缝隙般溜走,万里外的家书全靠大雁传递。这里用"驹隙"(白驹过隙)和"雁传"两个生动比喻,突出漂泊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客居他乡的心始终起伏难平,我的愁绪和晚唐诗人杜牧(杜樊川)一样浓烈。这里用"秋心"(愁字拆解)和杜牧的典故,把个人愁绪升华到古今相通的境界。

全诗用历史典故、自然意象和精巧比喻,把战乱年代的漂泊感、无力感和思乡情写得深沉动人。最妙的是结尾把自己的愁绪与著名诗人杜牧并列,让个人情感获得了穿越时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