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微月耿窗影,回风递铃音。
幽子方独坐,警此中夜心。
湛然体太虚,不受尘滓侵。
明朝接世事,何必论浮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深夜独坐时的宁静体验和内心感悟。

前四句是环境描写:微弱的月光在窗上投下斑驳影子,回旋的风送来远处风铃的声响。孤独的人正独自静坐,在这半夜时分突然有所警醒。这里用"耿窗影""递铃音"等细腻描写,营造出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后四句是内心独白:诗人感觉自己清澈透明地融入了宇宙("体太虚"),世俗的烦恼都无法侵染。想到明天又要面对纷扰世事,何必在意那些得失浮沉呢?"湛然"形容内心如清水般澄澈,"太虚"指浩瀚宇宙,表达出超脱世俗的境界。

全诗通过深夜独处的特殊时刻,展现了从尘世烦扰中暂时抽离的精神状态。诗人用月光、风声这些细微事物,反衬出内心的宁静与开阔。最后两句看似消极,实则透露出一种豁达——既然无法逃避世事,不如以超然心态面对。这种在喧嚣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智慧,正是现代人也能共鸣的生活哲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