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乘小船渡过鄱阳湖的所见所感,画面感极强。
开头两句写小船在湖上飘荡的感觉:岸边枯黄的芦苇沙沙作响,一叶扁舟漂浮在广阔的湖面上,天水相接,显得小船格外渺小。这里用"一叶"形容小船,既写出船的小,又暗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中间四句是湖上看到的动态美景:山影随着云雾翻涌忽隐忽现,月光照在浪花上像碎银般流动。这里用"涌"和"迸"两个动词,把静止的山和普通的水波都写活了。接着联想到湖区的传说(神鸟送食的典故)和眼前野鸥戏水的实景,虚实结合。
最后两句写站在船头远眺的畅快:此时推开船窗远望,庐山的全貌尽收眼底。这里的"真面"用得很妙,既指看清了庐山实际样貌,又暗含"识得庐山真面目"的人生感悟。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近处的芦苇、小船,拉到中景的山影浪花,再到远景的庐山,最后定格在开阔的湖面全景。诗人用"瑟瑟""寒""涌"等词给夜景增添了几分清冷感,但结尾的"舒远眺"又让情绪变得开阔,读来有种在夜色中豁然开朗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