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病起同梵音公坐玉渊潭

久病成疏懒,忘机日枕流。
好花犹共啸,春鸟尚能留。
对坐宴危石,临风足古丘。
薄寒动归思,前路水西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后初愈的人与友人梵音公在玉渊潭边休憩的场景,展现了闲适淡泊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首联"久病成疏懒,忘机日枕流"直白地表达了长期卧病让人变得懒散,如今痊愈后每天悠闲地躺在溪边,连世俗的机巧心思都忘却了。这里"枕流"不是真的把头枕在流水上,而是形容像古人那样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自然之美:"好花犹共啸"写与友人对着盛开的花朵放声长啸;"春鸟尚能留"说连春天的鸟儿都为他们停留;"对坐宴危石"描写两人坐在嶙峋的岩石上野餐;"临风足古丘"则刻画他们迎风站在古老的山丘上。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

尾联"薄寒动归思,前路水西头"笔锋一转,写傍晚微凉的天气勾起了归家的念头,但抬眼望去,前路还蜿蜒在水流的西边。这个结尾既带着淡淡的惆怅,又透露出继续前行的意味,余韵悠长。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病愈后与友人游玩的日常片段,传递出放下烦恼、享受当下的生活智慧。诗中"忘机"(忘却心机)的处世态度,以及将病后疏懒转化为闲适心境的生活哲学,都值得现代人品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