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阁

乱后独来登大阁,凭阑举目尽伤心。长堤过雨人行少,
废苑经秋草自深。破落侯家通永巷,萧条宫树接疏林。
总输释氏青莲馆,依旧重重布地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一个寒冷的秋日景象,诗人独自登上高楼,望着外面的一切,感到非常伤心和感慨。诗中的景象和情感都非常丰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联“乱后独来登大阁,凭阑举目尽伤心”开头就点明了诗人是在战乱之后,独自一人来到一座高阁,倚着栏杆向外望去,满眼都是让人心伤的景象。这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基调。

颔联“长堤过雨人行少,废苑经秋草自深”描写了诗人所见的景象。雨后的长堤上行人稀少,废墟中的花园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荒凉,野草长得格外茂盛。这里通过对比“人行少”和“草自深”,突出了战乱后的冷清与荒芜。

颈联“破落侯家通永巷,萧条宫树接疏林”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眼中的景象。昔日的侯门大宅已经破败不堪,与之相连的小巷也显得非常冷清;曾经繁华的宫殿现在只剩下一棵棵萧瑟的树木,边上是一片片稀疏的树林。这一联通过对比“破落”与“萧条”,突出了一种衰败与萧索的氛围。

尾联“总输释氏青莲馆,依旧重重布地金”意思是说,只有佛教寺院的青莲馆依然保存完好,地上的佛像仍然辉煌灿烂。这里的“释氏”指的是佛教,“青莲馆”则是指佛教寺院。诗人将这处佛教场所与前面的破坏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和对现实景象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通过对比破败与保存完好之地,展示了他对宗教信仰的坚定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李士元

生平不详。一说其曾为僧,后还俗。《全唐诗》存李士元诗2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