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曾经意气风发的英雄在晚年回忆往事时的感慨。全诗用对比手法,将年轻时的豪情与现在的落寞形成鲜明对照。
前四句回忆年轻时:三十岁时的自己气势如虹,连鬼神都被震慑("钺神纛鬼"是夸张说法)。那时立志收复千里河山("河洛"指中原地区),帮助明君重整江山。这些描写充满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后四句写现状:如今满腔热血都化作孤独愤懑,只能闲看江西的竹子开花("竹生粉"指竹子开花,暗喻时光流逝)。穿着粗布衣服("苎丝"是麻布),在贺湖的烟波中独自泛舟。这里用日常生活的细节,暗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寂寞。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强烈反差:从"气拂云"到"孤愤",从"重收图版"到"剪钓衣",展现了理想破灭后依然保持尊严的姿态。最后泛舟烟波的画面,既带着无奈,又透露出超脱,让读者感受到英雄暮年复杂的心境。
赵汝绩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