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沟驿纪事

漳水之南宜沟驿,野潦纵横古道失。
太行风雨从西来,势如万马冲缰逸。
我车纵辔越平冈,斗逢山涨来汪洋。
仆夫不幸入坎窞,马蹶车翻水入箱。
电光■⑴磹雹珠落,人影何殊雨淋鹤。
后车冒雨至仓皇,始附前轩觅栖泊。
行囊检点杂泥涂,且趁烈日铺阶除。
破帽敝裘俱被毁,残书秃管亦遭污。
吁嗟乎,紫绶金章不可得,玉轴牙签购无力,区区箧笥岂逾分,忍使书生削行色。
人生忧患来无端,得马亡羊事渺漫。
当前有酒须痛饮,幸勿悲歌《行路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宜沟驿遭遇暴雨、马车翻车的狼狈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第一部分:灾难现场(前八句)
开头用"漳水之南"点明事发地点,描绘暴雨中太行山洪水像脱缰野马冲来,古道被淹的惊险场景。接着用"我车纵辔"四句生动记录翻车过程:马车在平岗上突然遇到山洪,仆人掉进泥坑,马匹跌倒车厢进水,像灾难片一样紧张。

第二部分:雨中狼狈(中间六句)
用"电光■磹雹珠落"这个比喻(闪电像碎裂的冰雹)表现暴雨的凶猛,说自己淋得像落汤鸡。后车赶来救援时,大家仓皇找地方躲雨。天晴后晾晒行李时发现,破衣烂帽全毁了,书本毛笔也泡了汤,字里行间透着无奈。

第三部分:人生感悟(最后六句)
作者自嘲:既当不了大官(紫绶金章),也买不起豪华藏书(玉轴牙签),就这么点寒酸行李还要遭殃。但转念一想,人生祸福难料(得马亡羊典出"塞翁失马"),不如痛快喝酒,别总抱怨生活艰难(《行路难》是乐府诗名,常写世道艰难)。

全诗妙在把一次倒霉经历写得跌宕起伏:先是用"万马冲缰""电光雹珠"等动态比喻让读者身临其境,后段又用自嘲口吻化解困境,最后升华到"不如喝酒"的豁达人生态度,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像一篇古代版的"人在囧途"日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