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

桥边城外满夷氛,嘶马鸣弦一再闻。
况是犬牙交伪境,盘根错节费挥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卢沟桥事变时的紧张局势和复杂局面,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

前两句"桥边城外满夷氛,嘶马鸣弦一再闻"直接勾勒出战争来临的场景:卢沟桥周边弥漫着敌军("夷氛"指侵略者)的威胁气息,战马的嘶鸣和弓弦的震动声不断传来。这里的"一再闻"暗示冲突并非偶然,而是持续不断的紧张对峙。

后两句"况是犬牙交伪境,盘根错节费挥斤"用生动的比喻揭示局势的复杂性。"犬牙交错"形容敌我势力范围像犬齿般互相嵌插,边界模糊;"盘根错节"则比喻问题像树根缠绕般难以理清。"费挥斤"借用挥斧砍树的意象,表达解决问题的艰难——就像要用斧头劈开纠缠的树根,既需要力气,更需要技巧。

全诗通过战场景象的实写和复杂局势的比喻,既展现了抗日将士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暗含了对侵略者的愤慨。诗人用"嘶马鸣弦"的声音描写和"犬牙""树根"的视觉比喻,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战场的紧张氛围,又能理解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这种将具体场景与深层隐喻结合的手法,使短短四句诗既有画面感,又包含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