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监簿英孙

天柱西南隅,开窗见雪初。
野泉过湿竹,仙鸟下巢樗。
草长平新堑,门閒闭旧居。
他年宾从在,谁得入鸥书(同上书卷一四六○八引《晞发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图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开头两句"天柱西南隅,开窗见雪初"像电影开场:诗人住在天柱山西南角,清晨推开窗户就能看见初雪。这个画面既点明隐居地点,又营造出清冷纯净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隐居环境:野泉流过湿润的竹林,仙鸟(可能指鹤)落在臭椿树上筑巢,新长出的野草覆盖了旧时的壕沟,无人打扰的院门静静关闭。这些意象都在强调"自然"与"寂静"——泉水是野生的,鸟是仙鸟,草自由生长,门终日不开,处处体现与世隔绝的状态。

最后两句"他年宾从在,谁得入鸥书"最值得玩味。诗人说:将来就算有宾客随从来访,谁还能像白鸥一样被我写进诗里呢?这里用"鸥书"的典故(古人常以鸥鸟象征隐士),暗示自己只愿与自然为伴,对世俗交往已无兴趣。

全诗妙在看似写景,实则写心。每个景物选择都服务于同一个主题:远离尘嚣的隐居之乐。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我的世界很小,但很美好"的生活态度——一扇窗、一场雪、几只鸟,就构成了诗人全部的精神家园。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