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

新竹出短篱,亭亭如织翠。
明月升东轩,竹影宛在地。
铜砚磨松煤,濡毫写其意。
清幽固可嘉,爱此坚贞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雅致的画面:新生的竹子探出矮篱笆,像用翠绿丝线编织般亭亭玉立。当明月从东边升起,竹影便清晰地映在地上。诗人用松烟墨磨砚,提笔记录下这动人的景致。虽然竹子的清幽气质令人欣赏,但诗人更爱它那坚韧不屈的品格。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现竹子的魅力: 1. 视觉之美:用"织翠"形容竹叶的精致,月光下的竹影更添朦胧意境 2. 创作过程:通过磨墨、蘸笔等细节,展现艺术创作的仪式感 3. 精神内核:最后点明竹子最打动人的不是外表,而是它象征的坚定品格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先让我们看到竹子的美,再自然引出深层寓意。这种由景入情的写法,让哲理变得生动可感。我们读诗时,既能想象月光竹影的静谧画面,又能体会到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挺拔坚定的道理。

最妙的是"写其意"三个字——诗人不只是画竹子的形状,更是捕捉它的神韵。这提醒我们:欣赏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理解内在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