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茅山梁道士

名山标勾曲,秀岭蔚层云。
层云散浩彩,中有三茅君。
度世三千秋,流芳浩无垠。
丹光耀朱阳,琴心传玉文。
司命播万物,发蒙导人群。
学道得旷士,采真遗尘氛。
赠我书一编,清谣吐奇芬。
笔耕亦巳勤,寸田要锄耘。
灵台耸绛阙,黄云覆氤氲。
内观神自照,众言一何纷。
平生山林意,独往乃所欣。
攀援桂树枝,采撷芝兰薰。
静与木石居,游则侣麋麇。
松柏无冬夏,烟霞自夕昕。
轩冕或桎梏,绮语徒膻荤。
大道返尔朴,至哉吾师云。
冥冥紫霞想,湛言久不闻。
聆我歌洞章,判然仙凡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道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采真遗尘氛")描写茅山的仙境美景。开篇用"名山""秀岭"勾勒出云雾缭绕的仙山景象,提到山中住着传说中的三茅真君(道教神仙)。这里用"丹光""琴心"等意象展现道教修炼的场景,暗示梁道士就像这些仙人一样超脱尘世。

第二部分("赠我书一编"到"烟霞自夕昕")写梁道士的修行生活。他勤于笔耕(著书立说),内心澄明如灵台(道教指心),在氤氲黄云中静修。作者羡慕他能与自然为伴:采灵芝、与麋鹿为友、看松柏长青,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这里"内观神自照"是道家重要的修行方法,指通过内省来明心见性。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是作者的感悟。他认为功名利禄(轩冕)像枷锁,华丽辞藻(绮语)只是浮华,真正的大道在于回归朴素本性。最后用"紫霞""洞章"等道教意象,强调修道者与凡人的本质区别在于精神境界的不同。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云雾、丹光、琴声等意象营造出空灵仙境 2. 通过对比世俗生活(轩冕、绮语)和修道生活(采芝、伴鹿),突出道家思想 3. 语言既有"松柏无冬夏"的质朴,又有"灵台耸绛阙"的玄妙,体现道家的朴素与超脱

诗中"大道返尔朴"是核心思想,说明真正的修行不是追求外在形式,而是回归本真。这种思想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寻求内心平静仍有启发意义。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