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鹦鹉为喻,道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描绘了鹦鹉的困境:它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翠绿的羽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虽然身在牢笼,心却飞越千里,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的山林。这里通过对比笼中的现实和梦中的自由,突出了鹦鹉的悲惨处境。
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为什么这么聪明的鸟儿,却不懂得"会说话"正是它招来灾祸的根源呢?诗人用鹦鹉的遭遇暗喻人世间的现实——有时候,展现才华、显露锋芒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就像历史上很多聪明人因为说话太直而惹祸上身一样。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常见的笼中鹦鹉,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它提醒我们:才能和优势在某些环境下可能变成负担,做人要懂得审时度势。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形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智慧。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