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昼公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团蕉何事教人见,暂借空床守坐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禅意画面,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画面感十足的生活场景 诗的前两句像镜头一样推进:两个披蓑衣戴斗笠的小童靠在酒船边,湖光山色仿佛一路牵引着诗人来到屋前。这里的"相引"用得巧妙,让山水有了主动迎接的灵性,整个画面既有烟火气(酒船、小童)又有超脱感(湖山相伴)。

2. 禅意的自然流露 后两句突然转折:团蕉(圆形芭蕉叶)本是无心之物,诗人却问"为何故意让人看见",这种天真的发问暗含禅机。最后"借空床打坐"的举动看似随意,实则展现了随遇而安的禅修态度——不需要专门的道场,任何地方都能成为修行之所。

3. 隐藏的人生智慧 全诗最妙的是那种"不刻意"的禅意:小童、酒船这些俗世元素与坐禅和谐共存,说明修行不必远离红尘。而"暂借"二字更透露出诗人对物质的无执著——床是借的,风景是偶遇的,但心境是自在的。这种"万物皆可为我所用而不为我所有"的态度,正是诗中最深刻的启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