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重过垂虹)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乘船重游垂虹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上片写景抒情。开篇"短棹""柳色"勾勒出小船轻摇、柳枝轻拂的画面,虽然没看到花,却能感受到风中飘来的香气,说明春天已经悄悄来临。"万境天开"展现开阔的天地,让作者忍不住想要放纵自己,像白鸥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但随后笔锋一转,发出叹息,暗示现实并不如想象中美好。
下片转入怀古伤今。"三高"指古代三位隐士,作者感叹这些高士的风范已经不再,只留下诗酒相伴的凄凉。如今江上的渔夫们忙着捕鱼,看似快乐,却与古人的雅致相去甚远。夜晚的洞庭山色月光,既像又不像记忆中的潇湘美景,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更添惆怅。最后点明自己漂泊在外,虽然常在水乡漫游,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归宿。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复杂心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与人生感悟巧妙融合,读来既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又能体会到文人特有的忧思。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