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第一句"亭皋危叶乍经霜"写的是水边高地上的树叶刚经历过霜打,摇摇欲坠的样子。这里用"危"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那些即将凋零的树叶在风中颤抖的姿态。
第二句"过尽惊鸿落吹长"描写大雁飞过的场景。"惊鸿"指受惊的大雁,它们匆匆飞过,留下长长的鸣叫声在风中飘荡。这一动一静的对比,凸显了秋天的寂寥。
第三句"闲上层楼待初月"转到人的活动。诗人悠闲地登上高楼,等待新月升起。这个"待"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等待的悠闲,又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逝。
最后一句"方壶残漏下三商"用漏壶(古代计时器)滴漏的声音来表现时间流逝。"三商"指三个时辰,说明诗人等待了很久。漏壶的水快要滴完,暗示夜晚已深。
整首诗通过霜叶、飞雁、高楼、新月、漏声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秋夜氛围。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细腻的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他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诗中那种不慌不忙等待月亮升起的情态,也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