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是在悼念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它的内涵:
上联讲的是张之洞的学术成就。说他继承了正统儒学思想("绍正学心源"),通过著书立说在思想混乱的时代力挽狂澜("力挽狂澜")。把他比作历史上著名的学者班固、司马迁、程颢、朱熹("班马程朱"),认为他完全有资格进入儒家名人堂("儒林之传")。
下联讲的是他的政治贡献。说他在国家中兴时期("中兴盛治"),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敢于提出真知灼见("独抒谠论")。认为他的历史地位不亚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这些晚清名臣("曾胡左李"),甚至为历史增添了更多光彩("增千秋史乘之光")。
全联最巧妙的是通过对比手法:上联用四位文化名人作比,下联用四位政治名人衬托,既展现了张之洞"学者型官员"的双重身份,又突出了他在两个领域都达到的顶尖高度。说理时既有具体成就的列举(著书、外交等),又有抽象评价("芳徽远播"),虚实结合,让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