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旱

狂风日烈迷尘道,不奈为灾旱魃何。
病草渴心思化雨,涸鳞翘首望恩波。
湫潭灵物空为祷,田野农夫彊作歌。
若个解伸探月手,烦君为我挽银河。

现代解析

这首《苦旱》描述了因长时间干旱带来的困境和人们的心情。接下来,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狂风日烈迷尘道:这句诗描述了天气的恶劣。强烈的太阳和狂风让道路上的尘土飞扬,这暗示了持续的干旱。
2. 不奈为灾旱魃何:这里“旱魃”指的是造成干旱的灾星。人们对此感到非常无奈,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这场灾难。
3. 病草渴心思化雨:长时间没有雨水,使得草地上的植物像生病一样。它们渴望雨水,希望能变成雨来滋润它们。
4. 涸鳞翘首望恩波:这里用“涸鳞”比喻因缺水而干涸的土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它们(土地上的生灵)抬头盼望天降甘霖,带来生机。
5. 湫潭灵物空为祷:人们向池塘中的灵物祈求帮助,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祈祷成了徒劳。
6. 田野农夫彊作歌:虽然干旱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他们仍然努力保持乐观,强颜欢笑,用歌声来表达对雨水的期盼。
7. 若个解伸探月手,烦君为我挽银河:这两句表达了人们绝望中的期望。他们想,如果有人能像传说中的嫦娥那样有神通,能够拉起银河,为他们引来雨水,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描绘,展现了干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无奈,以及对雨水的极度渴望。它让人们感受到灾害的无情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这样的描述既形象又深入心灵,让人产生共鸣。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