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和王昭仪
白雁南飞,摇落尽、汉宫秋色。
笳吹起、霓裳声断,绛河仙阙。
翡翠巢空金殿里,鸳鸯瓦碎瑶台侧。
忆春风、拂槛露华浓,都销歇。
尘黯淡,灯明灭;
蛩语似,支离说。
怨琵琶空抱,杜鹃啼血。
戍柝惊回鸡帐梦,玉容羞照龙沙月。
莫悲伤、环子系罗衣,君恩缺。
笳吹起、霓裳声断,绛河仙阙。
翡翠巢空金殿里,鸳鸯瓦碎瑶台侧。
忆春风、拂槛露华浓,都销歇。
尘黯淡,灯明灭;
蛩语似,支离说。
怨琵琶空抱,杜鹃啼血。
戍柝惊回鸡帐梦,玉容羞照龙沙月。
莫悲伤、环子系罗衣,君恩缺。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女子被迫远离故土的哀愁与无奈。
上片开篇用"白雁南飞"点明秋天,暗示离别。汉宫秋色凋零,曾经的繁华音乐(霓裳曲)也已断绝,金碧辉煌的宫殿如今空荡荡的,连屋檐上的鸳鸯瓦都碎了。这里用一系列衰败的意象,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下片转入更深的哀愁。昏暗的灯光、断续的虫鸣,营造出凄凉氛围。词中用"抱琵琶"的典故,暗指王昭君被迫远嫁的无奈,杜鹃啼血的意象更强化了这种悲痛。最后几句写她在边塞的生活:军营的梆子声惊醒美梦,美丽的容颜羞于面对异乡的月亮。结尾看似劝慰"不要悲伤",实则用"君恩缺"三字点明悲剧根源——皇帝的薄情寡义。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用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在婉转的笔调中暗含对统治者的讽刺。词中那种繁华落尽、身不由己的苍凉感,至今读来仍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