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选七首) 其二 竹间亭

种竹绕亭下,竹生在亭上。
深林不见人,幽禽自来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雅致的竹林亭台,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

首句“种竹绕亭下”,描述了诗人种竹环绕亭子的景象,竹林围绕着亭台,形成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这句诗让人联想到竹叶轻拂、绿意盎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竹生在亭上”,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亭子紧密相连的关系。竹子不仅环绕着亭子,甚至就在亭子之上生长,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体现了竹子旺盛的生命力,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深林不见人”,诗人通过“深林”这一意象,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场景。人迹罕至的深林,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感,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环境之幽静。这句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宁静天地,感受到了心灵的安宁与放松。

“幽禽自来往”,则进一步描写了深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鸟儿们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好景象。这句诗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亭台、深林和鸟儿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宁静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