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四 (五首)

世俗爱朝荣,古人玩芳草。
朝荣零露前,芳草天涯道。
时序暗已移,鶗鴂鸣非早。
安得神仙人,令我颜色好。
石室与瑶池,寂寞三青鸟。
人生竟何待,所忧不速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追求和古人志趣,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年华易老的忧虑,以及渴望超脱现实、追求永恒的理想。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点明主题:现代人喜欢追逐像朝开暮谢的木槿花(朝荣)那样的短暂虚荣,而古人却更欣赏野草(芳草)这种平凡但坚韧的事物。诗人用"零露前"(露水未干就凋谢)强调世俗名利的脆弱,用"天涯道"(遍布天涯)突出古人追求的永恒价值。

中间四句转入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季节在不知不觉中变换,杜鹃鸟(鶗鴂)的叫声提醒着春天将尽。诗人幻想遇到神仙让自己永葆青春,但石室瑶池(仙境)里只剩寂寞的神鸟(三青鸟),暗示求仙无望。

最后两句直击核心:人生到底在等待什么?最怕的就是猝不及防地老去。这种对生命流逝的紧迫感,与开篇两种生活态度的对比形成呼应,让读者思考:是追逐易逝的浮华,还是坚守持久的本真?

全诗用花开花落、鸟鸣草长等自然意象,把抽象的时光具象化,语言朴素但情感深沉。诗人没有说教,而是通过鲜明的画面对比,让读者自己体会生命的选择与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