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发表于1935年)

离离弄影暑将收,玉版参禅进一筹。
历节当途初见重,虚心入世乍怀柔。
才教有伴维风气,肯信无君脱俗流。
待列古今经史籍,文人藉尔⑴證千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新竹为对象,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特点和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和永恒价值的追求。

前两句写竹子挺拔的身影在暑气渐消时更显风姿,像参禅的玉版(竹笋的别称)一样超然脱俗。这里用"参禅"形容竹子,暗示它具有禅意般的清高品格。

中间四句通过竹子"有节"和"空心"的特点展开:竹子因有节而受人敬重,因空心而显得谦和;它能引领风气、超脱世俗。这里实际上是用竹子比喻理想中的人格——既有原则又懂得变通,既能影响他人又能保持独立。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竹子终将被载入史册,成为文人证明自身价值的永恒象征。这里的"證千秋"既指竹子本身的文化意义,也暗含作者希望通过竹子的精神实现不朽的愿望。

全诗借物言志,通过对竹子物理特性的描写,寄托了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将植物特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让读者在欣赏竹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