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四叠韵和赋绿阴 其四
洗红过了,看池塘柳絮,飞入檐宇。
露湿烟笼天一幄,不辨朱门蓬户。
百种萋迷,十分渲染,图写天然趣。
渔舟棹破,泊来午饭才煮。
应为廿四番风,吹完花信,绿暗辛夷坞。
知是谁家双乳燕,穿过浓阴而舞。
碧蘸衣罗,翠黏屐藓,欲访山庄主。
山童遥指,树深人不知处。
露湿烟笼天一幄,不辨朱门蓬户。
百种萋迷,十分渲染,图写天然趣。
渔舟棹破,泊来午饭才煮。
应为廿四番风,吹完花信,绿暗辛夷坞。
知是谁家双乳燕,穿过浓阴而舞。
碧蘸衣罗,翠黏屐藓,欲访山庄主。
山童遥指,树深人不知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初夏绿意盎然的田园画卷,读起来像跟着作者的脚步在乡间漫游。
上阕开篇用"洗红过了"点明春天已逝(红花凋谢),眼前是柳絮飘飞、露水朦胧的初夏景象。作者用"不辨朱门蓬户"的妙笔,说绿荫太浓连豪宅和茅屋都分不清了,突出自然对人工的覆盖。最有趣的是突然插入"渔舟午饭"的生活片段,让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下阕解释这浓绿是春风"廿四番"吹拂的结果(古人将花期分为二十四候)。双燕穿荫、青苔染鞋的细节充满动感,最后以"树深不知处"收尾,既写实景又带出隐逸趣味。全词就像用绿颜料泼洒的写意画:柳絮是飞舞的白点,浓荫是湿润的绿晕,燕子和渔舟是灵动的点缀,而"寻隐者不遇"的结尾给这幅山水画添了三分禅意。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自然细微之美的捕捉——露水打湿的蛛网、粘在鞋底的青苔、穿过树影的燕子,都是城市人容易忽略却充满生机的乡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