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芳洲先生(庚子) 其二

周郎折简应难致,退叟高骞招不来。
石上留题有神护,不教雨渍长苍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共存的隐逸情怀,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用两个典故人物(周郎、退叟)表达"邀请不到高人"的遗憾——周瑜的请柬送不出去,隐居的老者也不愿下山。这里用历史名人作比喻,暗示诗人向往的知音或理想境界难以企及。

后两句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自然:石头上题写的字迹仿佛有神灵守护,雨水都无法侵蚀,青苔也难以生长。这里"石上留题"可能是诗人自己的题字,也可能是前人留下的痕迹。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现象,暗喻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如隐士风骨、文人雅趣)能够超越时间,不被世俗风雨侵蚀。

全诗用"求而不得"的反衬手法,最终落脚在对永恒精神的赞美。石头与苔藓的意象充满画面感,把抽象的人生感悟转化为可触摸的自然景观,让读者在山水意境中体会到:有些美好事物,正因为难以获得,才更显珍贵;而真正的心灵印记,自会经受住时间考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