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

闭息含真抱叶枯,春风将尽蜕寒肤。
绿槐忽作仙人啸,长曳一声山日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蝉的生命蜕变过程,以及它在夏日鸣叫时的震撼力。

前两句写蝉的蛰伏期:蝉像修道者一样屏住呼吸(闭息),保持生命本真(含真),静静趴在枯叶间。直到春末寒气消退时(蜕寒肤),才完成蜕壳重生的过程。这里把蝉比作修行者,用拟人手法展现了它忍耐寂寞的生存智慧。

后两句写蝉鸣的爆发力:当蝉停在绿槐树上突然鸣叫时,那声音就像仙人长啸般清越悠远。特别是最后"长曳一声山日晡",蝉鸣声拖着长音在山间回荡,连夕阳(日晡指傍晚)都为之驻足。一个"曳"字让声音有了实体感,仿佛能看到声波在山间绵延的景象。

全诗最妙的是动静对比:前半段是蝉静止蛰伏的隐忍,后半段是声音爆发的张扬。通过这种强烈反差,既展现了自然生命的顽强,又创造了令人震撼的听觉画面。普通人读来,既能感受到蝉的生命力,又能想象出夏日山间蝉鸣回荡的生动场景。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