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民间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淡淡的哀愁。
前两句写清明时节的天气和扫墓习俗。"雨如丝"用轻柔的比喻写出春雨连绵的景象,既点明时令,又营造出朦胧湿润的氛围。"压纸"是扫墓时用土块压纸钱的习俗,暗示人们都去上坟了,所以家里空荡荡的。
后两句聚焦在一个生动的细节:桥上快要燃尽的蜡烛。"乌桕烛"说明是用乌桕油做的土蜡烛,"点残"二字既写蜡烛将尽,也暗含时间流逝之感。最妙的是"泪如泥"这个比喻,既形象地写出蜡油流淌的样子,又把蜡烛拟人化,仿佛它也在为逝者流泪,让普通的扫墓场景顿时有了情感温度。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空家""残烛""泪泥"这些意象,自然流露出对逝者的怀念。诗人用老百姓扫墓的日常画面,写出了中国人对祖先的深厚情感,让读者在细雨、烛光中感受到清明特有的思念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