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汉朝名将黥布造反时,谋士薛公为他出谋划策的故事。
第一句"黥布称兵孰敢当"说黥布起兵造反时气势汹汹,没人敢和他对抗。这里用反问语气突出了黥布的威势。
第二句"薛公三计为斟量"说薛公认真思考后,为黥布准备了上中下三条计策。"斟量"这个词用得生动,就像把计策放在天平上仔细称量比较。
第三句"上中良策知非用"很巧妙,说黥布明明知道上策和中策更好,却偏偏不用。这里暗示了黥布性格上的缺陷——刚愎自用。
最后一句"南取长沙是死乡"是点睛之笔,指出黥布选择的下策(南下攻打长沙)实际上是条死路。用"死乡"这个说法既形象又带着讽刺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用短短四句就刻画出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将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薛公的智慧。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批评黥布,而是让读者自己从选择中看出他的愚蠢,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