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

曾闻居要竹,今傍竹安亭。
寒意耿相对,秋声饱独听。
閒情数历历,晏坐围青青。
兴到谁宾主,柴门且莫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竹林边的小亭子里享受宁静秋日的情景,充满了闲适淡泊的意境。

前两句说过去听说竹子适合种在重要位置,现在自己就在竹林边建了个亭子。这里用"要竹"和"安亭"形成巧妙对比,暗示主人不追求显赫,只求安逸。

中间四句写景也写心境:秋日竹林的寒意与人对坐,沙沙的竹叶声独自聆听。悠闲时细数过往种种,静坐时四周都是青青竹色。这里"寒意"和"秋声"不仅写实,也暗喻淡泊的心境;"数历历"和"围青青"的叠词运用,让画面更生动。

最后两句最妙:兴致来了哪还分主人客人,柴门就让它开着吧。这展现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不讲究虚礼,随时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且莫扃"(别关门)的细节,把隐逸生活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用简单的竹林小景,写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远离喧嚣,与自然为伴,保持心灵的宁静与开放。语言清新自然,就像竹子的品格一样质朴高雅。

许相卿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