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判官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
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
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
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
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藏在郡城旁的壮丽瀑布景观,充满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开头说古人喜欢探索山水,把飞流的瀑布称为"石门"。但谁想到在城池旁边,还藏着这样神奇的水源呢?诗人猜测这瀑布可能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或是黄帝时代就存在的,历经几千年岁月,如今被繁茂的树木掩映着。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瀑布的壮观景象:水流从百丈高的悬崖飞泻而下,像在空中翻腾。往下看像散落的雨脚,往上看像堆积的云根。瀑布千变万化,让人从早到晚都看不够。这里用"散雨足""屯云根"这样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
最后诗人联想到历史名人:把渴求贤才比作寻找珠玉,把享受自然芬芳比作采摘香草。紫藤缠绕如官服绶带,山湾停着显贵的红车。诗人想起南朝谢灵运(康乐公)酷爱山水,可惜如今只留下美名,暗含对当下无人真正欣赏自然之美的感慨。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永恒魅力,又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淡淡惆怅。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巧妙融合,让一处普通瀑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记忆,读来既感受到自然之美,又体会到人文之趣。
孟翔
德宗贞元间人。与路应、李纾、包佶等有诗唱和。《全唐诗》存诗1首。事迹据其诗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