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七 山顶危石

万古天成胜琢磨,高高顶上立青螺。
永无飞溜侵凌得,唯有閒云拨触多。
峻影每先迎海日,危形长恐坠潮波。
纵饶蕴玉谁回顾,举世谋身笑卞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矗立在山顶的古老巨石,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它的孤傲与危险。

开头说这块石头是天然形成的,比人工雕琢的更美,像一颗青螺立在山顶。它永远不会被雨水侵蚀,只有悠闲的云朵偶尔触碰。这里用"青螺"这个可爱的比喻,让坚硬的石头显得灵动。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巨石每天最早迎来海上日出,却又时刻面临坠入海浪的危险。这种矛盾处境很巧妙——既享受着最好的风光,又承担着最大的风险。就像生活中某些光鲜亮丽的人或事物,其实暗藏危机。

最后两句用典故点题:就算石头里藏着美玉,现在也没人像卞和那样冒险识玉了。暗讽世人只顾自身安全,不再有追求真知的勇气。卞和是春秋时坚持献玉反被砍脚的故事,这里说现代人都笑话这种执着,实际是批评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

全诗通过一块危石的命运,隐喻才华之士的困境。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石头形象既雄伟又脆弱,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事,感受到作者对世态的无奈与讽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