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张伯仁时写下的,表达对友人旅途艰难的慰问和祝福。诗人提到的华山是一处风景秀丽、险峻无比的地方,诗人希望友人能勇敢面对旅程中的挑战。
首句“太岳峥嵘仰万山”描绘了华山的高大与险峻,就像太岳山一样雄伟,令人仰视。“太岳”在此可能是指华山,它是中国五岳之一,意象上与华山相似。
“怜君此去重跻攀”表达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与关怀,提醒友人旅途不易,要勇敢前行。
接着,“烟霞长绕三峰外,日月平临一掌间”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华山的险峻与壮丽。诗人想象友人将面对的壮丽景色:烟雾缭绕在山峰之上,而日月仿佛可以轻易地接近山峰,突显出华山的雄伟与险峻。
“沙塞北来连汉畤,河流东去带秦关”进一步描绘华山周围的自然环境,暗示华山不仅险峻,还连着河流、沙漠和古老的祭祀之地,说明华山在自然和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句“洞中若有希夷在,为我殷勤问大还”则更加富有哲理,希夷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无迹可寻、难以言传的存在。诗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友人的行程,探访到一些超脱世俗的智慧,追求精神的归宿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更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和对未来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