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一湾秋色冷,中原千里暮云低。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用简练的画面勾勒出深秋中原的苍凉景象。

前句"汴水一湾秋色冷":汴河的一个转弯处,秋意浓重透着寒意。这里用"一湾"这个具体的小景切入,让宏大的秋意变得可触可感。"冷"字既是气温的描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后句"中原千里暮云低":放眼望去,整个中原大地都被低垂的暮云笼罩。"千里"与前面的"一湾"形成大小对比,从局部扩展到全景。"暮云低"既写实景,又营造出压抑沉重的氛围。

两句话通过由近及远的视角转换,用"水湾"和"暮云"两个典型意象,构建出立体空间感。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冷""低"等字眼,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诗人面对辽阔中原时的那种苍茫心境。这种借景抒情的含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赵廱

赵廱,字和仲,号竹潭,太原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宋诗纪事小传补正》)。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二十六年,监车辂院,累迁宗正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肇庆府(《广东通志》卷二一○)。今录诗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