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张适兮(时希)谈昔年上海之役①

谁识降魔手。
蓦相逢、匆匆行色,渡沱而后。
百战光荣归抵掌,笑我马牛空走。
说海上、当年驰骤。
曾向庙行提一旅,抗烽尘、与敌周旋久。
停不住,悬河口。
伸眉今夕灯前又。
喜将军、依然年少,挂符于肘。
熟读六韬裨世用,骄肤终成刍狗。
更无忘、巴山词友。
待到收功偿夙诺,问横戈、跃马人来否。
玄武外,一尊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老将军回忆当年在上海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同时表达了对战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上片(前半部分): 1. 开头"谁识降魔手"用夸张手法,说没人知道这位将军当年多么厉害。"降魔手"指战场上杀敌如麻的英雄。 2. "渡沱而后"等句描写他们当年匆匆赶赴战场的情形,用"马牛空走"自嘲当时奔波劳碌却未必有用。 3. "庙行提一旅"是具体回忆当年带领部队在上海庙行镇作战的经历,"悬河口"形容将军说起战场往事就停不下来。

下片(后半部分): 1. "伸眉今夕"写现在灯下重逢,高兴地发现将军依然精神抖擞。"挂符于肘"指将军仍然随身带着兵符,随时准备作战。 2. "六韬"是古代兵书,说将军熟读兵书且真正用在战场上,而那些骄傲的敌人最终都成了"刍狗"(草扎的狗,指不堪一击)。 3. 最后几句最动人:将军惦记着当年在巴山一起写诗打仗的老战友,相约等胜利后要一起喝酒庆祝。"玄武外"可能指南京玄武湖畔,暗示期待收复南京。

全词亮点: - 用"悬河口"这样生动的比喻表现将军谈起战事的激动 - "骄肤终成刍狗"既写出敌人的不堪一击,又带着胜利者的豪迈 - 结尾的约定特别打动人,把战争回忆升华成战友间深厚的情谊 - 通篇既有战场硝烟味,又有文人雅趣(比如提到"巴山词友")

这首词好就好在既写出了老将军的英勇,又写出了战友间的温情,战争场面与文人情怀结合得自然流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