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

不待鸡鸣起,披衣正觉寒。
佛通花智慧,人与竹平安。
霜气扑帘重,钟声出槛残。
伊蒲香积满,早已办朝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清晨早起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直接点题:天还没亮(鸡都没叫)就起床了,披上衣服时还能感受到寒意。这种早起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中间四句用四个精巧的比喻展现清晨的禅意:把"佛"比作通晓花语的智者,将"人"比作与竹子相伴的隐士,既写实(可能身处种着竹子的寺院)又写意(竹子象征高洁)。接着用"霜气扑帘"写视觉上的清冷,用"钟声出槛"写听觉上的悠远,一近一远让画面立体起来。

最后两句转到生活细节:寺院里(伊蒲指寺庙)的斋饭(香积指素斋)已经备好,暗示这种简朴规律的生活已成常态。全诗没有宏大叙事,而是用晨起、看花、听钟、用斋这些日常片段,传递出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闲适心境,以及修行者特有的平和满足感。

诗人把最普通的清晨写得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简单的生活里藏着最真实的快乐,只要用心就能发现平凡中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