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边塞风情和文人情怀的场景。
前两句"闻道龙沙卷雪飞,蛮中传去织弓衣"勾勒出西北边塞的壮阔景象:听说大漠风沙卷着飞雪,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用特殊工艺编织的弓箭袋。这里通过"龙沙"(指西北沙漠)、"雪飞"等意象,营造出苍凉雄浑的边塞氛围。
后两句"柏山寺畔吟魂在,曾见林梢鸭脚肥"笔锋一转,从边塞回到江南,写诗人在柏山寺旁(梅尧臣墓所在地)凭吊的情景。诗人想象梅尧臣的吟诗之魂仍在,曾经欣赏过这里银杏树("鸭脚"是银杏的别称)枝叶繁茂的景象。这两句将文人雅趣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表达了对前辈诗人的追思。
全诗通过边塞与江南、壮阔与幽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细腻的情思。最妙的是末句用"鸭脚肥"这样生动俚俗的词语来形容银杏,既亲切自然,又暗含对生命丰盈的赞叹,让凭吊之情不显沉重,反而透着几分超脱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