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吴仲山

声利驱人万毂忙,可如林下玩幽芳。
一池草色春不尽,半树梅花月花香。
古锦忽分诗眼巧,短笺难寄话头长。
相望正恨相逢晚,莫惜来过剪韭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次韵答吴仲山》是一首回答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声利驱人万毂忙,可如林下玩幽芳。”描述了诗人感受到的世俗的纷扰和喧嚣,以及他个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淡泊态度。万人忙碌追求名利,而诗人则更喜欢在树荫下欣赏芬芳的花草。

颔联“一池草色春不尽,半树梅花月花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机。春天的草地绿意盎然,充满生机;月光下的梅花散发着芬芳的香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古锦忽分诗眼巧,短笺难寄话头长。”赞美了吴仲山的诗歌才华。诗人的诗眼精巧如同分割出的锦绣般美丽,但短小的诗篇难以表达他心中的千言万语。

尾联“相望正恨相逢晚,莫惜来过剪韭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和期盼。诗人感叹与友人相识太晚,但邀请友人不要吝惜时间,随时来访,甚至亲自剪韭黄款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喧嚣和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通过赞美友人的诗歌才华和表达与友人相处的愿望,展现了诗人热情好客的一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魅力。

吴锡畴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