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购石作墙为里侩所阻将聚众斗矣急以诗代柬求王铁崖茂才解围事后喜而录之①

君家世居铁铁尾,约去吾乡未三里。
婚姻况乃朱陈谐,肥瘠岂如秦越视。
我昨鸠工版筑兴,偶向君邻购石子。
物各有主原非偷,售而得之乌容已。
驱顽未学秦皇难,负重先教夸娥徙。
无端局外声喧豗,攘臂突前相角抵。
竟欲投辖同留宾,公然操杖辱加捶。
初犹扣胫继撞胸,幸免折肱痛血指。
试请息怒姑徐徐,云是此石渠曾市。
就中委曲谁能知,遽呼宅主讯端委。
主称典屋非卖石,署契分明敢谲诡。
渠方气短歛足逃,衅由张三祸及李。
寻常小隙抵死争,仓皇平地风波起。
我闻众怒急缨冠,蛮触纷纷笑太鄙。
会须登堂来负荆,排解先教达片纸(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邻里间因买石头引发的冲突,以及如何用智慧化解矛盾的故事。我们可以用现代生活的视角来理解:

1. 事情起因(前八句) 诗人装修房子要砌墙,向邻居买了些石头。他觉得这很正常——石头有主人,自己花钱买的,又不是偷的。就像今天网购东西,明明付了钱,卖家却突然反悔。

2. 冲突升级("无端局外声喧豗"到"幸免折肱痛血指") 突然有个路人甲跳出来闹事,说石头是他早就订的。双方从吵架发展到动手,有人揪衣领、撞胸口,差点打出血。这就像小区业主装修时,突然被物业刁难,双方推搡起来。

3. 真相大白("试请息怒姑徐徐"到"衅由张三祸及李") 冷静下来一问,发现闹事者其实租了房子但没买石头,房契上写得清清楚楚。闹事者理亏溜走,就像现在某些人没看清合同就瞎维权,最后自己打脸。

4. 智慧化解(最后六句) 诗人没有硬碰硬,而是赶紧写信请当地有威望的王铁崖调解。就像现在遇到纠纷先找居委会或报警,避免事态扩大。他主动表示愿意道歉("负荆请罪"),最终和平解决。

全诗亮点: - 用日常小事反映人情世故,像在看一集《调解现场》纪录片 - "张三祸及李"这句现在演变成了网络热词"张三",指无辜被牵连的人 - 诗人处理方式很现代:保持冷静→查清事实→寻求第三方帮助→主动让步

现实启示: 邻里矛盾往往源于误会,冲动解决不了问题。诗中展现的"调查事实+请权威调解+适当让步"三步法,至今仍是解决纠纷的黄金准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