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颂 其七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

普路喻。普路喻。
第七圆明大慧悟。四门百八离名数。
生灭妙有悬通度。三界大师实难遇。
生死涅盘不留住。爱河逆上不合渡。
即心非心魔自去。去底利去。
鲁留卢楼普路喻。诸佛弟子常觉悟。
一念净心无染污。一切魔军自然去。
闾闾屡。专注。
娑诃耶。大悟。

现代解析

这首《悉昙颂》是佛教修行诗歌,用重复的节奏和象征性语言讲述开悟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修行核心
反复出现的"普路喻"像一句咒语,代表通往觉悟的道路。诗中强调真正的智慧(大慧)不是靠概念分析(离名数),而是要超越生灭、涅槃等对立观念,像渡过爱河却不被水流影响一样保持内心清净。

2. 修行体验
用"魔自去""魔军自然去"等生动比喻,说明当修行者达到"一念净心"时,烦恼就像自动撤退的敌军。重复的拟声词如"鲁留卢楼"模拟诵经声,营造出禅修时心神专注的状态。

3. 修行境界
"三界大师实难遇"暗示人人都有佛性,但需要契机觉醒。"生死涅槃不留住"描绘觉悟者不执着任何境界的超脱,就像最后"娑诃耶"(梵语"圆满")的结语,传递出解脱的自在感。

全诗用声音节奏(重复字词、梵语音译)和意象对比(爱河/逆渡、魔军/撤退)让抽象禅理变得可感,像用快板节奏唱诵的修行指南,告诉人们:清净本心,烦恼自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