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南湖的老农生活,展现了他远离世俗、自给自足的田园理想。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人公身份:锡山老人是个不爱掺和世俗琐事的单纯人,他在南湖边种地生活。"服田力穑"就是老老实实种地的意思。这里用"世事疏"三个字就勾勒出一个超脱世俗的形象。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他的生活状态:刚收完庄稼就先备好酿酒材料(说明他爱喝酒),还没祭祀祖先就已经把官府的租税交清了(突出他守本分)。平时交往的都是打柴捕鱼的朴实邻居,住的茅草屋里却放着经史书籍(说明他虽是农夫却有文化)。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一个"有文化的农民"形象。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老人似乎嫌弃古代隐士长沮、桀溺完全与世隔绝的做法("沮溺"是典故),但他更不愿意让儿孙去当官。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他既不想完全脱离社会,又坚决抵制官场,体现了一种务实的中庸态度。
全诗用朴素语言塑造了一个"耕读传家"的隐士形象,既接地气(种田喝酒),又有文人气质(读经史)。最打动人的是老人对生活的选择:不要大富大贵,只要守住本分;不让后代做官,只求安稳度日。这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尤其值得品味。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