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阴郁时分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浩浩川流疾,冥冥岭树阴"用生动的画面感开篇:湍急的河水奔流不息,山岭上的树木投下幽暗的阴影。这里用"浩浩"形容水势浩大,"冥冥"表现光线昏暗,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中间四句转入抒情。"共怜春错莫"是说大家都惋惜春天阴郁的天气,"更觉老侵寻"则感叹岁月催人老。接着用"宿雨衰花气"写夜雨打落了花香,"朝阳绝鸟吟"说连早晨都听不到鸟鸣,进一步强化了阴郁的氛围。
最后两句"谁能尽天道,俯仰此怀深"是诗人的感慨:谁能完全理解天道(自然规律)呢?只能在这天地之间深深感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全诗通过阴郁的春日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伤。诗人用具体的自然景物(急流、树荫、落花、无声的早晨)来表现内心的忧郁,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的情绪。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特点。
陈宪章
陈录,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传世作品有《万玉图》、《烟笼玉树图》、《梅花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