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角

南楼吹角正黄昏,城郭千家早闭门。
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
胡儿入塞应长泣,老戍临边几尚存。
肠断关山今夜月,梅花落尽楚江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黄昏的凄凉画面,通过号角声传递出战争带来的伤痛与思乡之情。

开头两句直接勾勒出场景:黄昏时分,南楼传来号角声,城里家家户户早早关门闭户。这个画面既真实又充满暗示性,号角声和紧闭的城门都预示着战事的紧张。

中间四句着重描写号角声带来的感受。诗人说这声音刚开始像人在低声说话,渐渐变成令人心碎的凄凉曲调。这里用"三叠"来形容曲调反复,就像人悲伤时不断叹息。诗人联想到听到这声音的胡人(北方游牧民族)会忍不住哭泣,而驻守边疆的老兵们又还剩下多少呢?这两句把号角声与战争伤亡联系起来,点明主题。

最后两句将视野拉远,写月光下的关山和凋谢的梅花。关山让人断肠,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痛苦;梅花落尽既点明季节(冬末春初),又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楚江村可能是诗人或戍边将士的家乡,与眼前的边塞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以声音为主线,从号角声写到哭声,再写到无声的月光和落花,层层递进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伤痛。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场,而是通过声音、景物和联想,让读者感受到战争阴影下人们的悲苦与无奈。

陈沂

(1469—1538)明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县人,以被征入太医院居南京,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陈钢子。正德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以不附张璁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又为张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少好东坡,中岁乃宗盛唐,为文出入《史》、《汉》,工画及隶篆,亦能作曲。与顾璘、王韦称金陵三绝,又益以朱应登称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誉。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图考》、《畜德录》、《金陵世纪》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