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田端云 其二

纬萧河上客,于世本无争。
晒药惟烦妇,题诗不爱名。
艰难悲万里,飞动悔平生。
空具扶犁手,何年遂耦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前四句写隐士的生活状态:住在河边编草席的人(纬萧河上客),本来就不爱与人争名夺利。晒药材时全靠妻子帮忙,写诗纯粹出于爱好,根本不在乎名声。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士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后四句转向抒情:想到人生艰难,漂泊万里的经历让人伤感;回顾半生奔波,更觉后悔。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明明有一双能耕田的手,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与友人并肩耕种的愿望。"扶犁手"和"耦耕"这两个农耕意象,把隐居生活的朴实美好与现实无法实现的遗憾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向往简单生活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那个晒药写诗、想种田的隐士形象,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对浮躁生活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