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造邦兄自渝州来书,展读不胜惘然,有作二首(七月初二日) 其一 (癸亥)

巴国迢迢有寄书,明明到眼又模糊。
兼金车笠于今见(分赠鹤俸),卅载鳞鸿转愧疏。
半眚花昏需药物(赠目疾珍药),同心兰臭念泥途。
棼如万缕真难治,文史能筹一席无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叫余造邦的人从重庆(渝州)寄信给作者,作者读后感慨万千而写下的。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深厚情谊和人生感慨。

首联写收到远方来信的激动:从遥远的巴蜀地区寄来的信,明明已经拿到手里,却因为心情激动而视线模糊。这里用"明明到眼又模糊"生动表现了读信时又惊又喜的复杂心情。

颔联写对友情的珍视:朋友不仅寄信来,还附赠了钱财(兼金车笠),这让作者既感动又惭愧,因为三十年来自己很少主动联系(卅载鳞鸿转愧疏)。"鳞鸿"是古代对书信的美称。

颈联写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朋友知道作者眼睛不好(半眚花昏),特意寄来珍贵药材,这种雪中送炭的情谊让作者想起他们年轻时同甘共苦的岁月。"同心兰臭"比喻志同道合的友谊。

尾联写现实困境与期待:作者说自己思绪纷乱如麻(棼如万缕真难治),最后半开玩笑地问老友:能不能在文坛上帮我谋个职位啊?这句既表现了生活的不易,又透着老友间的亲密无间。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通过收信、读信、感恩、回忆、感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展现了两位老人跨越三十年的深厚友谊。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岁月沉淀后,依然鲜活如初的友情温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