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符侄请为汪时勉题谢廷循山水图

扶桑日出高千丈,闭却衡茅谢尘鞅。
烟篆渐消石髓香,每忆丹青惬幽赏。
小阮叩门持轴来,披图一玩烦襟开。
云是汪君最潇洒,博古重文亦妙哉。
眼看此图如初夏,重林叠嶂相高下。
老松号风白昼寒,飞泉漱石丹厓泻。
千峰万峰天地钟,巨灵劈断真奇功。
水石奔冲跃骏马,楼台掩映森苍龙。
岿然梵刹倚空表,俯视沧溟一杯小。
老僧入定不出门,隐隐钟声度林杪。
小桥流水深复深,云护碧干团清阴。
策蹇杖藜谁氏子,青天破帽随瑶琴。
石径萦纡少车马,草堂中有读书者。
说秦有术陋苏张,相汉何能追董贾。
两翁坐对话同心,十载归来卧朝簪。
南薰拂拂披满座,水花弄影浮衣襟。
获麟细谈伤国史,日午酣歌犹未已。
遥空雨歇断虹明,列岫层层献青紫。
片帆何处送小舟,乘风载酒逐江流。
山中有约扫苔石,一饮共洗千古愁。
相逢倾盖浑如故,杯酒论情宁论数。
溪鱼吹破浪花腥,野鸟啄残庭树暮。
胸次悠然浩无垠,从教台阁书奇勋。
太上道德端可仰,浮世功名奚足云。
吁嗟此景果何有,道子王维去已久。
谁家术者巧摹临,笔端造化传不朽。
我喜近得脱樊笼,沧浪一曲清尘胸。
仰天倚剑发长啸,懒云堕地空重重。
安能呼起画中人,相与谈笑倾一斗。
挥汗题诗寄汪君,莫把樽前轻覆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并通过画中景致引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画卷展开(开头到"飞泉漱石丹厓泻") 诗人清晨推开茅草屋门,拒绝尘世烦扰,此时侄子送来一幅山水画。画中初夏景色跃然纸上:层层叠叠的山林、寒风中呼啸的老松、从红崖飞泻的泉水,充满动态美。这里用"跃骏马"形容水势奔腾,用"森苍龙"比喻楼台掩映的苍劲,画面立刻鲜活起来。

2. 画中意境("千峰万峰"到"草堂中有读书者") 诗人用夸张手法说山峰是天地精华所聚,像被天神劈开般壮观。画中还有倚天而立的寺庙、入定的老僧、云雾缭绕的小桥流水。特别描写了两位隐士:一个骑着毛驴弹琴,一个在草堂读书。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超脱尘世的理想世界。

3. 借画抒怀("说秦有术陋苏张"到"浮世功名奚足云") 通过画中读书人的形象,诗人表达对历史人物(如苏秦、张仪)功利行为的鄙夷,推崇董仲舒、贾谊的才学。描写隐士们饮酒谈玄、赏花听雨的闲适生活,对比官场束缚,明确提出"道德比功名更值得追求"的人生观。

4. 艺术赞叹与自我寄托("吁嗟此景果何有"到结尾) 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只有古代大师(吴道子、王维)能画出,盛赞摹画者技艺高超。最后回归自身:虽然刚脱离官场("脱樊笼"),但已获得心灵自由,恨不得叫画中人一起喝酒谈天,并幽默提醒汪君"别拿我的题诗当杯垫"。

全诗亮点在于: - 画面感极强,每个景物都像电影镜头 - 用"老松号风""水石奔冲"等拟人手法让静态画活起来 - 通过对比(自然永恒vs功名短暂)传递深刻人生观 - 结尾的幽默消解了说教感,显得真性情

本质上,这是首"看图作文",但诗人借画中山水抒发对自由的渴望,对虚伪官场的厌倦,最终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自我疗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