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味兰学博

饥乌堕水寒雁飞,雪花冻涩游子衣。
主人有约留十日,消寒高会红炉围。
我思寒士之寒消不得,庆厦何处遮荆扉?
高堂已极倚闾望,债帅况有旁人讥。
猪肝那屑累安邑,湖风猎猎催人归。
我归我贫岂能逐,菽水为乐亲心怡。
男儿抑郁困乡里,有泪不肯穷途挥。
高歌一曲谢知己,萧然补被行骖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困书生的冬日离别场景,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亲情的坚守。

开头用"饥乌""寒雁""冻雪"的意象,营造出寒冷萧瑟的氛围,暗示书生漂泊的艰辛。虽然主人热情挽留十日,围着火炉举办御寒聚会,但书生心里明白:穷人的"寒"是消不掉的——天下哪有广厦能让寒士遮风避雨?

接着道出必须离开的原因:家中老母倚门盼归,债主又在背后嘲笑。这里用"猪肝"典故(东汉闵仲叔不愿为口腹之欲麻烦别人),表明自己虽穷但有骨气,不愿寄人篱下。湖风呼啸仿佛在催他启程。

最后展现书生的人生选择:宁可回家过清贫但尽孝的生活("菽水"指粗茶淡饭),也不愿在外忍辱偷生。虽然困守乡里让男儿志不得伸,但他拒绝像阮籍那样在穷途末路时痛哭,而是选择高歌告别友人,背着简陋行囊潇洒离去。

全诗最动人的是书生在贫困中保持的尊严:他坦然接受清贫,不向现实低头;虽怀才不遇,却把尽孝当作人生慰藉;即使前路艰难,也要挺直腰板离开。这种"穷且益坚"的骨气,正是中国传统寒士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0